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知乎)

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知乎

小乔平日在网络上“冲浪”时,总能看到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我读博毕业就快35岁了,找教职还来得及吗?”

对于这个问题,小乔今天为大家找到了答案。

6月30日,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全球高层次人才视频“云”招聘欧洲学者专场分会场活动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等近20所高校在线开启“云面试”、“云宣讲”,为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无法亲临国内的学者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截止发稿时,本场视频“云”招聘面试总人数近六百人。开头提到的问题,也在面试中高频出现。对此,各高校老师是如何解答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龄不是关键指标

海外博士人才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与国内高校的沟通交流往往并不十分顺利。而年龄问题作为求职的硬性条件,一直是许多大龄博士的一块“心病”,也是此次“云”招聘各面试间最常出现的热点问题。

A博士就在面试中坦言,自己是在德国读的博士,2020年回到国内并开始工作,目前将近35岁,找教职会不会有些困难?

对此,人才办老师的回答得则相对乐观,表示如果有好的科研基础的话,即使到了35岁也完全来得及,现在很多项目的年龄要求已经放宽到40岁了,还有5年时间可以努力。而且就算申请不上,学校也有其他的岗位可供选择,薪酬不用担心,“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B博士则针对40岁的年龄限制提出了疑问,好奇40岁的“门槛”是否是“死规定”,有没有宽限的可能?

老师这边则给出了痛快的回答:如果来面试的博士学术、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话,年龄等问题都是可以商议的,不用太过担心。

能力才是硬道理

上文提到的学术成果,也便是科研能力的代名词,以能力分先后本无可厚非。

但C博士却道出了自己的担心:我的“第一学历”很不起眼,即使目前的学术成果都还不错,学校也会刷掉我吧?

“第一学历”这个话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了,近年来更是常常被推至风口浪尖引起热议。2021年9月29日,教育部在回答网友关于“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的问题时明确回复称: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就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并提到: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而校方的回答则是给来面试的博士吃了一颗定心丸,人才办的老师明确表示,学校并不会过分关注所谓的“第一学历”,一切还是以能力说话。

人才互推不设限

在本次“云”招聘中,小乔还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活动面向的群体多为海外人才,部分学者研究方向与直播间高校需求方向匹配度小有差距。

但在面试的过程中,一些参会高校人才办的老师会主动向学者推荐符合其专业方向的其他高校岗位,各用人单位包括学院紧跟抢人,共同努力,唯才是举,完成了人才的相互推荐。

更有老师表示,欢迎博士学者踊跃提问,自己对于所知的本校以及其他学校的资讯、招聘需求都会知无不言,尽力提供参考,招聘场面一度十分火热。

作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一直致力于帮助高校与人才实现精准匹配,助力高校提高引才效率、质量的同时,让更多博士人才成功入职心仪高校。

在本次活动中,学术桥依托丰富的人才库,为高校提供了包括活动组织、人才对接、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服务,为高校引入优秀博士人才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平台搭建,将有更多的海外人才走进国内高校,为祖国科研事业和学术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2023年学术桥全球高层次人才视频“云”招聘仍在火热进行中,后续将有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场次陆续上线,敬请关注。

发布于:北京市

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知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湖南考研网 » 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35岁读研究生来得及吗知乎)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